162: 《卡片盒筆記》:看似簡單,其實需要刻意練習(ft. 小朱)

星箭廣播 Podcast : https://podcast.starrocket.io/162

哪些點我很有共鳴?
  • 「 卡片盒筆記 」的方法和步驟簡單,實際執行有難度
  • 筆記的重點在於,如何把新的資訊內化成自己的知識,用「 能不能教別人 ( 向外輸出 ) 」來作為檢驗學習是否有成效的衡量標準
  • 你的思考流程,才是更能產生價值的行為,也是做筆記最重要的事
  • 寫下來、寫下來、寫下來:這太重要了,[Jeff Bezos] 大力推崇寫作好處。當你寫下來會發現事情可能沒那麼複雜,而且能夠赤裸的檢視你的理解有沒有破綻。
這則筆記可能給我帶來什麼改變?
  • 提升「 文獻筆記 」的頻率及質量:首先是要求自己對於有共鳴的內容,要用自己的話盡量複述一遍;新增問題模板,我從這則筆記獲得哪些啟發?有什麼觀點不同意?能給我帶來的改變?
  • 根據 [蔡家尼克效應] 繼續堅定實行「 寫下來 」跟「 背景思考 」
  • 嘗試更相信自己的直覺,它不是神秘力量,而是我所有知識、經驗累積下的水到渠成
有什麼案例或觀點,有啟發我新的思考?
  • [蔡家尼克效應] 人們比較容易記得未完成的事情,因此初戀都是留給自己的印象最深刻

我一直有在實行,現在才知道有明確的名詞定義這個作法

透過「 寫下來 」的方式,欺騙大腦已經完成這件事,以避免它打斷原來正專注進行的任務,親測非常受用

反過來思考,如果你想要想一件事,可以讓它在大腦背景運作,例如隔天有個重要開會,今天晚上出去散步或在做機械化的任務時,潛意識進行對話,儘管不一定有答案,但你會在反覆思考的過程中強化理解

  • 要採用新的方法時,要創建另一個適合該方法的工作流程,此處以「 Container 集裝箱 」為案例說明

貨櫃 ( 集裝箱 ) 發明是一個「 卡車公司老闆 」的發明

  • 直覺不是神秘力量,而是種經驗法則

達爾文本身就有豐富的研究經驗、筆記,才能在這個時間點自然的水到渠成,想出最後的結論


圍繞者 [How to Take Smart Notes] 中文版上市,討論書的內容,不只是卡片和筆記,還有知識的整理跟產生

卡片盒筆記的最經典實例,是社會學者盧曼,用這樣的筆記方式,產出非常多學術論文;而且他背景是公務員轉成學者,學習路徑非常不一樣。本書內容涵蓋筆記、寫作、學習

卡片盒筆記的方法和步驟其實很簡單,可能 3 頁就講完,更多的是你對知識的整理、個人短期記憶、如何更有效思考相關知識

首先是筆記的格式,[💡・Fleeting-Notes] 靈感筆記用各種形式,將所有的思想、內容放到一個 [📩・Inbox] ; #[Literature notes] 是你在閱讀時,要用自己的話寫一遍,這些「 文獻筆記 」就是要和書的內容放在一起

最後放到卡片盒的是「 永久筆記 」但篇幅更多的在描述「 文獻筆記 」的做法及重要性,因為它是整個想資訊內化成知識的關鍵思考流程及步驟

小朱 : 當你在做文獻筆記,處理時在讓你一定要有一個「 思考的過程 」讓你在處理這則筆記時,同時內化成自己的知識

筆記要像是寫給別人看一樣,很重視「 把自己的話說一遍 」

文獻筆記重點在,歸類成一個系統;

用有框架的方式,在幫你把這些資訊逐步內化成知識

從原本的作者的脈絡 → 讀者的脈絡 → 分享者的脈絡

數位筆記 & 實體筆記

這部分對我參考性不大,因為軟體的「 搜尋功能 」已經很強大

一開始的編碼方式,重點在「 關聯性 」– 軟體重點在於是不是「 可探索 」

標準貨櫃 Container

貨櫃 ( 集裝箱 ) 發明是一個「 卡車公司老闆 」的發明

之前大家在寫筆記時,很像沒有集裝箱時的工作方式,靠的是有經驗的搬運工,決定商品的擺放及排列,非常沒效率

集裝箱的概念現在聽起來很合理,但在最初推行有很多問題、阻礙,無法順利全球化。 因為新方法往往有有新的問題產生

港口是不是要改新的設計?

空箱子卸貨完成到目的地,如何搜集回來?

現在的流程非常快,演變到今天已經是個非常有效率的系統

舉這個例子,隱含寓意是「 當你採用新的筆記方式時,背後的工作流程也要隨之改變 」

當你採納卡片盒筆記,相對的前後做事流程都要有改變,否則你會覺得這方法不好用,不適合你,導致很快放棄

卡片盒筆記 : 格式

格式有卡片盒筆記、文獻筆記、靈感筆記、永久筆記 ...

[How to Take Smart Notes] 重要的是定了一個工作流程,這個流程是在為「 吸收資訊 」這件事提供標準化的工作流程,使用 Container 後你原本的工作流程就可能要重新調整

閱讀、消化、思考 。做筆記背後的思考,有沒有對於筆記疑問?疑問或不同意的地方?這些思考過程才是你做筆記的產物,當你要講解給其他人是

驗證你有沒有搞懂一件事,有沒有辦法開一堂課?

  • [Jeff Bezos] 之前轉發 Tweet 在講「 寫作 」的好處
  • 寫下來是一個最能赤裸的檢視,自己到底有沒有搞懂。因為如果用簡報,還可以用台風、口條去彌補,但寫下來是好

[蔡家尼克效應],欺騙大腦已經完成的事,讓你在專心做一件事,讓他暫時不要出現

短期記憶 : 把一件要做的事寫下來,就不會重複出現打斷你手上在做的事,延伸個人做法是,除了 Slack 所有通訊軟體的通知都是關閉狀態

反過來,讓大腦在背景去思考這件事,解釋不想關的事為什麼經常跳出來

散步的過程中,讓片段知識存在短期記憶裡;可以感覺到隨著思考次數越多,會有更清楚的認識

有時候有些小事很重要,就必須要寫下來 ( 細節參考 清單革命 一書 )

急救員案例說明:專家重度仰賴經驗,而非純粹的標準化流程

急救員 CPR : 測試什麼樣的急救員,才是可靠的專家。這邊有 3 種人「 老鳥 」「 新手 」「 教練 」

實驗方式:播放老鳥和新手的影片,讓這些人判斷影片中的人,是老鳥還是新手

老鳥判斷:可以馬上辨識,正確高達 90%

新手判斷:機率大概 50/50,和用猜的沒兩樣

最意外的是教練:很一致的會把「 新手判斷為老鳥 」正確率僅有三分之一

學者解釋:教官的判斷方式是「 有沒有按照老師講的步驟去執行 」和「 判斷真實狀況的經驗 」搞混了。

但通常會照步驟做的,就是沒有經驗的新手;老鳥已經完全將這些知識內化,不需要牢記這些步驟和方法 ( 延伸:軟體工程師最重要的能力是 Google ),可以根據經驗快速判斷要如何執行

老鳥已經擁有「 足以面對臨時狀況的經驗 」這變成是「 直覺 」

雖然他們說是直覺,實際是「 背後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累積 」構成的結果

前頻果首席設計師,曾提到「 #[捷思 Heuristics] 」的概念

為什麼提到?頻果的工程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,推出一個新的版本,我們公司產品要在什麼時候上市?要在有限時間內去完成某個產品、功能開發

有點像 , 圍棋大師的狀況:圍棋大師下棋時,需要針對個人經驗及狀況去做判斷,其實更接近「 直覺 」的方式,並不是花很多時間像電腦一樣在思考很多方案,選出一個最佳解

下圍棋有限制,現實世界也有各種限制

直覺並不是神秘力量,是種經驗法則

很多人會說「 哎 你的直覺怎麼那麼準 」它是結合你的歷史經驗、知識彙整出來的資訊,去做出判斷

它不是神秘力量,而是你以往經驗歸納出來的新東西

直覺和刻板印象,可能是有點相似的。應用得好就是直覺,不好會變成刻板印象

要想出很多方法,去解決「 直覺 」帶來的負面效果

做筆記其實並不簡單 ...

這本書看似在講一個很簡單的方法,卡片盒筆記篇幅也不長

實際上不容易實行。做筆記時要加上一個思考的流程,會讓整個做筆記速度變得非常緩慢,你會不知道思考多深,一篇筆記才算是完成;切的多細才算細

很容易沒辦法完整遵循這套方法

Titan 跟小朱仍在努力實踐、習慣方法,幾乎不可能可以完整套用

當你讀到一個有共鳴的內容時,是要停下來思考,還是先繼續閱讀完?壞處是打斷你原有節奏

在讀完中文版時,才意識到過去做筆記時,思考的沒有那麼多

  • Solution : 在創建筆記模板時,同時給自己提問。這樣做筆記後,對於個人知識的成長,相當有幫助
       ( 例 : 有什麼我不同意?過去什麼狀況可以應用?)

很多人在閱讀時,是帶著疑問的,有事情想要搞懂

讀書時像在問他問題,提出質疑,要有對話的方式在交流資訊

延伸我自己的筆記 [這時代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?羅振宇 : 隨時隨地能夠分辨出重要問題的能力

隨著你紀錄的筆記越多,邊際價值會越來越高

書裡面很多知識,會有很多觸類旁通

過去做筆記較無章法,都是透過寫文章、總結

最終是靠「 輸出 」來將其內化成知識,讓讀者看

閱讀同時做筆記,在吸收時就同時對知識做一個初步的內化,暫時的總結

小朱已經累積了 500 篇筆記 ...,這方法已經累計一年多

做筆記真的挺難

既然這方法這麼好,書也出了這麼久,怎麼沒看到有很多人對於這樣的方式,有很成功的分享 ?

建議是不需要一股腦的想著實作這方法,先想著如何開始對自己實驗。

個人延伸思考 : 先踏出 (啟動) 第一步會比想東想西更重要,人家不想做,要你提出一堆理由,其實是他自己可能也還沒準備好

一個真的有實戰經驗,與敵人用生命拼博的士兵,你會發現他開始在乎很多細節,活著回來後,不用別人指揮就把武器保養好,不用別人要求就把體能練好。為什麼?因為他知道這些討人厭的細節,是真正的活命關鍵。

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創意從何而來?書提到獨特創新背後的啟動模式

第三節就是 [How to Take Smart Notes 提到的「 緩慢的預感 」

達爾文當初在自傳中描述自己發表論文,是類似牛頓被蘋果砸到,想到萬有引力這種版本

然而學者考究達爾文的工作日誌、筆記,發現事情不像當事人講的如此神奇

達爾文本身就有豐富的研究經驗、筆記,才能在這個時間點自然的水到渠成,想出最後的結論

因為在其日誌中,他早就把類似的結論寫出來,但可能他自己也沒發現

卡片盒概念很具體,但方法很多元

最重要的事,要你覺得有趣。循環的過程才會讓你持之以恆做下去

要有正反饋,才會想要繼續做下去